2024年11月22日 | Vol. 53, Issue 22

人物訪談:麻省總醫院急診科前線住院醫師探討新冠疫情

李鴻毅醫生於麻省總醫院急診室 。(圖片由李鴻毅提供)

李鴻毅醫生於麻省總醫院急診室 。(圖片由李鴻毅提供)

這是26歲的李鴻毅在麻省總醫院做急診住院醫師的第一年。在獲得伊利諾伊州芝加哥西北大學的醫學學位後,他於2019年7月開始了為期四年的住院醫生生涯。李說,在環視全美各大醫院急診醫學培訓計劃後,他選擇了歷史悠久並擁有作為年輕醫生培訓醫院良好聲譽的麻省總醫院。

現在,疫情期間,李在一線的急診室工作。他承認,作爲住院醫生,這是一個壓力很大的時刻,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

他在4月8日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我覺得這在一定程度上强調了為什麼很多人都選擇了我的專業,研究急診醫學。你會看到一些重病的患者進入醫院,需要醫院各個科室的大量幫助。你還會看到很多人凝聚在一起。」

他說,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醫院不同服務処和部門進行了大量合作,例如藥物服務、神經科學、外科手術,這些都有助於在疫情期間為病患提供急需的護理。

李出生於台灣,主要在加拿大溫哥華長大,來到美國讀醫學院並接受當前的培訓。他每隔一天就要在急診室忙碌工作,每班值班10小時,大約每週工作40小時。他表示這比他通常作爲住院醫師的工作時間要少。

李說,他了解照顧新冠患者的風險,並承認自己很緊張,但表示,他所在的住院醫師項目中,還沒有人感染新冠。但他知道有醫生不幸感染。

他說:「你只能忍受著。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提出了有關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的建議,我們絕對會盡全力而為。但是我們知道,每天照顧患者存在內在風險,而我們當中一些與家人和所愛之人住在一起的,則需要他們考慮。我的意思是,我聽說過一些醫生為減少傳染風險,而遠離家人,從家中搬出來。你也能看到許多一線衛生工作者采取這樣的措施。 」

他說,預期未來幾周新冠病毒將達到頂峰,患者將會增加,醫院的許多醫生和護士已被調配到急診室。李說,許多員工都做好了應對病人增加的準備,但是如果患者數量激增,情況可能會急轉而下。

「目前人手十分充裕」,他表示,「預計下週患病人數將增加,到時候我們就有更多的人員來應對。話雖如此,如果人們開始被感染,並開始大量湧入醫院,那麼我們的人手可能會不足。」

在接受采訪時,他說急診室的病人人數實際上已經下降到通常的60%至70%,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不敢去醫院。只有病情嚴重急需醫治人才出現在急診室,同時還有需要強力藥物而無法在家中接受治療的患者。

關於急診室的新冠患者數量,李說,其中有一半已感染或懷疑自己已感染。他表示,所有這些患者都接受了新冠檢測。

李說,急診室的大多數房間都是單間。那些需要呼吸管的會被安置在負壓室內,但是一旦呼吸管安裝到位,它們就不總是完全隔離的。

他說,急診部門目前配備了足夠的呼吸機,但是全州所有的醫院都在努力獲取更多的呼吸機,因為需求將增多。

到目前為止,李在急診室醫治的病人主要來自本地,但也有一些從本州的其他醫院轉移過來,因爲這些醫院沒有足夠的設施來照顧新冠患者。他們被送往麻省總醫院,以獲得更全面的護理。

李說,急診室的非裔和拉丁裔患者多與高加索裔,而且由於多種原因,他們似乎受到該病毒的影響更嚴重。

他說:「有時候他們住的更近,很難隔離。而且其中許多人還位於社會和經濟差異的基線,以及諸如糖尿病、心髒病、肺部疾病等更多基礎健康問題。 所有這些因素使其面對病毒更加脆弱。 因此,由於這些社會和經濟原因,以及位於基綫的醫療和健康狀況,我們確實認為這些人群受到的影響更大,實際上也受到更嚴重的新冠毒病侵害。」

李說,從這種疫情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例如做更好的應急準備,以及社區為將來的病毒爆發做更好的準備。他說,這些將是從新冠疫情中學到的至關重要的經驗。 至於李自身從此次經歷中獲得的個人知識,他說,他已經看到了醫療界對整個社會的重要性。

他說:「很多人被困在家裡,在疫情期間無法工作。在危機時期能夠做出貢獻,我獲得了許多成就感。這是我選擇我的專業,選擇醫學以及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絕佳的職業選擇的原因。」

李希望提醒人們繼續保持社交距離,並儘量減少出行,直到獲得官方指導為止,尤其長者和還有基礎疾病的人。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