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裔電影製作人蘇杏娟2月14日在Paramount戲院與ArtsEmerson的甄翠嬿討論她記錄片《愛之船》。(圖片由李彥萱攝。)
台灣裔電影製作人蘇杏娟(Valerie Soe)的記錄片《愛之船:台灣》週六在Emerson Paramount Center放映。這部片子講述了一項由僑務委員會和中國靑年救國團聯合舉辦的文化考察團活動。這項名為《愛之船》的活動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
第一批《愛之船》活動開始於1967年。 自那時起,每年有超過一千名台灣裔青年學生通過這個項目到達台灣,探索他們文化身份中的另外一個層面。《愛之船》是世界上歷時最長的夏令營活動之一。
「這個項目肯定有外交方面的考慮。」蘇杏娟 說道:「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參與者來說,他們就認為這是個巨型社交聚會。很多人就是在這次活動上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就算這樣,政府也一直堅持每年舉辦這個活動,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種社交聚會的方式才能吸引年輕人過來。」
這個夏令營項目為期四周。它的正式名稱是「海外台灣青年同胞文化考察團」,但是參與這個活動的青年學生都更願意稱之為「愛之船」。這個活動的初衷是想要讓參與者更加了解台灣的文化和歷史,同時給世界呈現一個更加獨立和多元的台灣印象。
蘇杏娟最初有拍攝這個電影的想法是在90年代末期。「但是後來我有了小孩,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想法就被擱置了下來。直到2012、2013年,我開始頻繁出差到亞洲國家,然後我就突然想到,哦,我之前是想拍這樣一部電影來著。」
蘇杏娟說。「我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發現當我跟台灣裔的朋友們談起這個項目的時候,他家都特別有興趣。基本上我聊天的每個人都有聽說或參加過這個項目。但是當我跟台灣裔以外的美國人聊起的時候,他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項目。所以我就開始思考這樣一種反差。這個現象對我來講特別有趣,所以我才開始想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
直到蘇杏娟因為採訪需要更多地聯繫她的朋友們,她才逐漸意識到《愛之船》在當時的台灣裔青年中有多大的影響。
「為了製作這部電影,我拿到了一些傳統的公共資助和資金,但是這個電影預算的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於眾籌,尤其是後期製作的預算。」蘇杏娟說道。「我當時發起了兩個大的眾籌活動,一個在Facebook上的小的眾籌,為期就兩個星期。很幸運的是當時當時參與這個項目的人很多,所以我從參與者那裡得到了很多贊助。我記得一開始政府是計劃這個項目可能可以維持45到50年,當然了現在這個項目也還在進行,只是名字有所改變。這個項目最興盛的時候,十年內每年都有一千到一千兩百位參與者。所以有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看到一部關於這個項目的電影。」
「我能感覺到很多人對這個項目的反饋都很好。他們其實主要是想通過這個項目來認識更多的朋友。所以很多人一聽說我要拍這樣一部電影,他們就把自己當時在項目裡的照片發給我了。」蘇杏娟說道。「有的人還會很興奮的告訴我『我就是在這個項目裡遇到了我的老公!』」